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玉溪市申报的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榜。
在此次我市入选项目中,新增项目13项,分别是民间文学1项:董永记;传统音乐1项:傣族双声部民歌;传统舞蹈1项:罗思则;传统技艺7项: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四弦制作技艺)、传统木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通海)、鸭肉烹制技艺(大营街烤鸭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豆末糖制作技艺) 、鱼肉烹制技艺(盐水鱼烹制技艺)、果脯蜜饯制作技艺(玉香楼蜜饯制作技艺)、小吃制作技艺(白族米干制作技艺);民俗3项:二月二戏会、彝族吃花酒、傣族喊月亮。入选扩展项目名录的有5项,分别是传统美术1项:木雕(白族木雕);传统技艺2项:银饰锻制技艺(通海银饰锻制技艺)、酒制作技艺(易门高粱酒酿制技艺);传统医药1项:中医正骨疗法(李氏正骨疗法);民俗1项:祭寨神林(哈尼族阿批突),展现了玉溪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董永记
傣族双声部民歌
罗思则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四弦制作技艺)
传统木构建筑维修和营造技艺
(通海)
鸭肉烹制技艺
(大营街烤鸭制作技艺)
传统面食及糕点制作技艺
(豆末糖制作技艺)
鱼肉烹制技艺
(盐水鱼烹制技艺)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
(玉香楼蜜饯制作技艺)
小吃制作技艺
(白族米干制作技艺)
二月二戏会
彝族吃花酒
傣族喊月亮
木雕
(白族木雕)
银饰锻制技艺
(通海银饰锻制技艺)
酒制作技艺
(易门高粱酒酿制技艺)
中医正骨疗法
(李氏正骨疗法)
祭寨神林
(哈尼族阿批突)
在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中,我市共组织申报项目19项,其中18项入选,创造了玉溪市申报省级非遗项目入选成功率历史新高,是我市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为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玉溪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实施“百千万文化工程”、传统手工艺振兴计划,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非遗+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挖掘乡村非遗资源禀赋,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一批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的的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56项,市级195项(含已公示18项),国家级传承人4人,省级传承人48人,市级传承人162人。